欢迎来到家居网链!
您的位置:首页 > 报刊微信 > 家居报告 >

解读家居企业2025年中报:五大信号透露行业新动向

2025-09-05 10:47:33    来源:家居网链网   
  】【打印】【关闭

8月底,各大家居建材企业的年中报已经对外发布。本期内容,树懒随机选取了40家上市企业为样本,主要覆盖定制、成品、卖场、建材、出海类企业,从营收、净利润、现金流、品类结构、渠道、战略等多个维度展开,并谈一谈我们对行业新变化的一些观点。

从收入和净利润总量看,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不及去年同期。对比40家企业的营收变化情况,有15家企业实现正增长,25家出现下滑。净利润方面,则有20家企业实现正增长。

如果看具体的细分行业,彼此的“温差”大不相同,呈现冰火两重天的趋势。例如,实现增长的企业仍然集中在出海类企业,6家以出海业务为主的企业均保持正增长,增速最高的是匠心家居(+39.29%),其次是乐歌股份(+29.56%),其余几家企业也保持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再看定制家居行业,9家企业的总营收为199.4亿元,相较于去年下降7.4%,总净利润15.72亿元,同比下降12.9%。尽管下半年业绩占比通常较高,但初步预计全年总营收仍将低于去年。

具体到企业侧,仅我乐家居的营收实现1.80%的增长,其余8家企业均呈现下滑。其中,皮阿诺(-40.65%)、顶固集创(-14.95%)、志邦家居(-14.14%)、好莱客(-10.09%)降幅较为明显。

在选取的6家成品企业中,有3家企业营收实现了正增长,分别是:顾家家居(+10.02%)、梦百合(+9.35%)、喜临门(+1.59%)。其中,顾家上半年实现营收98.01亿元,创历年新高,横向对比营收规模,顾家目前处于大家居行业的第一,欧派上半年的营收数据为82.41亿元。

建材类企业,东鹏控股、箭牌家居、蒙娜丽莎、德尔未来、大亚圣象等多家企业的营收,均呈现同比下滑的趋势,除箭牌家居(-6.76%)之外,其余企业的下滑幅度在15%-20%左右。建材企业的压力大于家居企业。

家装行业方面,贝壳整装上半年实现营收75亿元,同比增长16%,毛利率32.3%,占总营收比重的15.21%,相比较以往,增速也有所放缓,在战略和经营模式上也做了适当调整,启动“全案整装服务商”战略,并在北京开出了第一家以产品化样板房的新模式展厅,同时关闭部分圣都整装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衡的门店。

东易日盛上半年营收3.60亿元,同比下降59.11%,净亏损5148万元。名雕股份营收2.67亿元,同比下降8.93%,净利润768万元。对于家装公司而言,当前核心挑战在于探索健康可持续的增长路径,其根本取决于企业自身的运营健康度与自我造血能力。

各企业线下门店数量总体稳定,仅小幅波动,表明传统的零售经销门店规模已基本见顶。

尽管面临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部分家居建材和家装企业出现下滑或亏损,但行业基本盘仍相对稳健,尤其现金流状况普遍良好。以40家样本公司的(年度)数据为例,95%左右的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均为正,80%的企业净现金流占营收比例达10%-30%,现金流与扣非净利润之比普遍大于1。

因此,从工厂的角度,即便短期业绩承压,多数企业仍可维持正常经营。但需要强调的事,一家企业健康的经营状况是“有利润的现金流,有现金流的利润,有利润的增长”。

基于对40家上市企业的中期财报分析,树懒总结出以下“五大信号”。

信号一 

地产与家居行业“逐渐脱钩”,市场分化成为新特征。

长期以来,家居行业作为房地产的依附性产业,其发展与之深度关联,需求主要由新房交易驱动。然而,随着近年来地产行业的持续深度调整,行业发展的内在逻辑正在重塑,存量翻新、消费分级与生活方式正成为家居消费的主导力量,这意味着,家居行业跟地产行业逐渐“脱钩”。

《树懒》对比近5年的数据显示,2021年,新建住宅商品房的销售面积14.1亿平米,达到行业的顶峰,之后就一路下滑,2024年已经下降至8.15亿平米,缩量42%。住宅新开工面积,2024年仅相当于2021年的37%。2025年上半年,新建住宅销售面积为3.84亿平米,同比下降3.7%,住宅新开工面积为2.23亿平方米,下降19.6%。

与此同时,选取的40家样本企业总营收连续五年稳定在3000亿元以上,剔除以海外市场为主的企业后,体量仍保持在2600亿元以上。尽管地产行业下行对家居企业造成一定冲击,但行业基本盘依然稳固。上半年,部分家居实现逆势增长,逐渐走出独立行情。当前地产市场正在进入“筑底期”,总量维持在较低水平,短期不会出现大幅反弹或剧烈下滑,而是将在底部徘徊。

在这个弱势复苏、增量转向存量的过程中,未来的主旋律是“稳定”和“分化”。行业进入洗牌期,短期内没有太大的增长机会,甚至可能继续收缩,但企业份额不断重新分配,市场份额和利润进一步集中到经营能力更强的公司名下。也就是说,市场不再是“同涨同跌”,而是转向高度分化。

例如,以9家定制企业的总营收为例,虽然上半年同比下降7.4%,但是欧派的占比依然超过41%,表明在市场整体收缩中,企业间份额争夺加剧。顾家在成品行业中占比也在提升,核心品类沙发增长15%,逐步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定制家居和卧室产品分别增长13%和10%,通过结构性增长机会,顾家家居2025年全年营收有望突破200亿元。

总体来讲,地产与家居的逐渐“脱钩”,地产对家居行业的影响和权重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家居行业将朝着更加独立的方向发展。在存量市场的新环境下,企业的竞争能力也变得更加综合,能否快速适应变化、找到新战略路径,将成为未来制胜的重要看点。

信号二 

橱柜业务承压明显,企业主力品类更替,整家模式迎来新机遇。

定制企业的品类在悄悄发生变化。以欧派、志邦、金牌、我乐家居四家企业为例,今年上半年,橱柜业绩均呈明显下滑趋势,其中,欧派(-5.87%)、索菲亚(-7.77%)、志邦(-26.42%)、金牌(-17.13%)、我乐(-37.12%)。相对而言,衣柜(全屋定制)业务小幅下滑或者正向增长。

这一变化推动了企业“第一品类”的切换。上半年,志邦的衣柜业务营收9.05亿元,衣柜7.11亿元,衣柜首次超过橱柜完成转换,比例为1.3 : 1。欧派和我乐也已经完成这一切换。上半年,欧派衣柜和橱柜业务之间的比为1.8 :1。我乐家居的比例接近5 :1,衣柜的营收规模已经是橱柜的5倍。金牌家居尚未完成切换,但是比例持续收窄,上半年橱柜和衣柜的比为1.5 :1。

对比2021年数据,欧派、志邦、我乐、金牌的橱衣比分别为1:1.35、1.7:1、1:1.3和3.1:1。可以看出,全屋定制市场正在快速扩容,成为多家企业的第一品类,而橱柜业务面临持续下行压力,未来两者差距可能进一步扩大。

380a50189965cbe42a735ac5465a815d.jpg

品类结构的优化提升了企业多品类运营能力,为整家模式打下更坚实的基础。越来越多企业深入布局“整家”领域,推动该模式加速落地。随着行业共识形成,消费者认知也将逐步对齐,整家模式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信号三 

大宗业务遭遇下行挑战,渠道变革将朝向更加多元化。

上半年,家居及建材企业大宗业务普遍大幅下滑。例如,欧派(-11.26%)、志邦(-46.86%)、我乐(-82.32%)、金牌(-26.94%)、箭牌家居(-21.35%)、蒙娜丽莎(-42.68%)等等。下降的幅度远超传统的经销零售模式,对于大宗业务占比较高的企业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面对这一趋势,渠道转型呈现多元化特征,整装、出海、局改、社区店等成为企业发力的共同方向。如索菲亚,数据显示上半年整装渠道实现营收8.52亿元,同比下滑13.24%;集成整装事业部合作装企270家,零售整装业务合作装企数量2425家。

同样,上半年金牌家居家装渠道门店达1458家,该渠道业务收入2.92亿元,实现约30%的增长。除家装渠道外,金牌还积极拓展局改/社区店、拎包入住样板间及出海业务。局改业务正全面铺开,预计年内完成100家门店布局。出海业务实现营收1.51亿元,同比下降8.96%。

与成品企业相比,定制企业在出海方面规模仍较小,营收占比低,尚处于“创业阶段”,需持续打磨能力、积累经验。面对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出海有望成为一个新的增长支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整体增长压力。

信号四 

赋能传统业务成为行业的新共识。

从多家企业的年中报可以看出,数字化转型、AI赋能与智能设计已成为行业关键词和重点投入方向,各企业正积极布局AI技术并加速推进应用落地。

例如,顾家通过AI技术实现全价值链深度赋能,推动作业模式与运营范式向数据算法驱动转型,当前已覆盖 46 个核心业务大场景,在销售、设计、营销、数据等场景取得实质性突破。今年3月,顾家联合群核科技(酷家乐)发布行业首个全链路“AI设计大脑”,赋能终端设计能力和经营效率的提升。

欧派家居将步入数字化转型的第二阶段,正式启航 AI 人工智能战略。在营销、设计、生产等多场景实现能力突破,全面升级企业数字化运营与智能化运作。

尚品宅配围绕All in AI的技术战略,打造AI设计工厂,重构了设计服务流程。金牌家居打造行业首个飞流AI 家装设计智能体,解决用户家装家居智能设计的需求。志邦家居上半年成立“AI 及数字化专委会”,挖掘AI应用场景。

慕思将2025年定义为“AI战略深耕之年”,标志着智能业务从探索布局正式迈向战略化推进。今年3月慕思提出“All in AI”的战略转型,瞄准全球最大的智慧健康睡眠解决方案提供商,据年中报披露,AI产品实现收入1.21亿,同比超三倍增长。

喜临门则把2025 年作为“AI 元年”,从传统家具制造商向科技型睡眠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战略转型。公牛集团则在AI 质检、AI智能健康照明、AI智控等领域寻求新的突破。

贝壳在房屋交易、租房、家装家居等多业务场景使用AI 技术,赋能B端的效率提升和C端用户体验的改善。

总体来看,行业正逐渐形成共识:AI技术有望为传统家居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未来将在更多业务环节实现降本增效。虽然这条路还很漫长,但一批领先企业已率先行动,积极探索AI赋能的发展路径。

信号五 

刀刃向内,企业进入战略转型的关键周期。

如果仔细阅读各家企业的财报,会明显发现“转型”、“变革”成为高频关键词。一批头部企业主动发起变革,而且更加强调枪口向内、刀刃向内的变革,其变革力度远超以往。上面提到的AI、出海、整家都属于变革的范畴。在具体的转型路径上,大家居、零售转型、整装全案、制造商向服务商已成为行业共识性的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企业明确提到从“价格战”到“价值战”的转变,背后折射出大家都希望摆脱当前的内卷。但是从行业现状来看,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间,企业仍难以完全回避价格竞争的考验,在价格战上过关,是应对当前发展周期的一部分,也是竞争的一部分。价格战上不能输,同时企业要在价值战上做更多差异化的探索,构建新的增长牵引力。

也就是说,企业需要适应“三低一高”(低温环境、低速增长、低利润、高成本)的常态,并找到适合的发展路径,有能力以更高品质、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应对挑战的企业,将有望抢占先机,这也正是当前市场环境对企业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的原因所在。

企业的战略转型不是单一要素或模式的改变,而是对企业战略多个组织要素的重新构造,这里面包括了资源、能力、组织结构、管理者认知等多要素,这是一个长期、缓慢的渐进过程。

在这个长周期的转型过程中,企业的经营业绩波动是正常现象。在战略转型的探索上,顾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案例,树懒此前在《读懂顾家》一文中对其做过深入分析,或许能为今天正在推进转型的企业提供一些启示。

对于接下来的趋势,如此前所说,家居企业的战略转型进入“深水区”,2025-2028年是战略转型的关键期,到2028年,行业会是一番新的场景。


专题策划更多>>
  • 国家认可!国际互通!云峰莫干山检测中心成功续获CNAS实验室认可资质!

       云峰莫干山家居研究院检测中心再传喜讯:中心... 【详细】

  • 天然植物源 自然更健康丨莫干山板材发布疗愈系产品家族,以植物源科技为核心,重新定义健康家居

       今年,莫干山家居第四季全民环保日“818抱一抱... 【详细】

  • 5支vlog!莫干山家居用“抱一抱”破壁,重构环保家的情感维度

       当“环保”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指标认证与材料数... 【详细】

  • 行业首创!莫干山植物源释香板获得“行业首创”权威认证,引领家居生活香氛潮流

       当家居消费从“功能需求”转向“情绪价值”,... 【详细】

  • 权威认证!莫干山植物源抗菌抗病毒板全国销量第一!

       当健康成为家居消费的核心诉求,莫干山植物源... 【详细】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服务项目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品牌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