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家居网链!
您的位置:首页 > 报刊微信 > 家居报告 >

当潮水退去:拆解定制家居前三品牌财报,看家居企业的“免疫力”从何而来

2025-11-12 19:58:00    来源:家居网链网   
  】【打印】【关闭

随着上市家居企业三季报的密集披露,一个时代转折的信号愈发明确:那个与地产红利共振的黄金周期,已宣告终结。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清晰勾勒出宏观图景:房地产销售与投资持续双降。家居市场也随之告别“增量扩张”的舒适区,步入以“存量博弈”为标志的深水区——这里不再有普惠性增长,唯有效率与价值的硬仗。

行业短期业绩承压,但定制家居前三品牌在战略布局与业务结构调整中展现出的主动性与韧性,反映出企业在行业换挡期的应变能力。营收数字或许不再讲述高增长故事,但其背后所折射的战略选择与组织进化,却比单一财务指标更具观察价值。

这份财报已超越企业自身的业绩呈现,成为整个家居产业在深度调整期中的一个高价值样本。

失速时代:当增长不再是理所当然

2025年1-9月,全国住宅销售面积与销售额同比分别下滑5.6%与7.6%,房地产行业的深度调整如第一张倒下的骨牌,迅速传导至下游家居市场。

新房交付量的收缩,直接动摇了家居需求的根基。这一冲击在头部企业的财报中已清晰显现:欧派家居前三季度营收147.8亿元,增速放缓至3.5%;索菲亚营收82.4亿元,仅微增1.8%;志邦家居营收30.74亿元,则出现16.36%的同比下滑。数字背后,是一场行业集体的“压力测试”——规模扩张的叙事已然终结,竞争逻辑正从“谁跑得更快”转向“谁活得更久、内功更深”。

“客单量肉眼可见地减少,获客成本却成倍上涨”,一位从业二十年的经销商坦言,“如今能维持个位数增长已属不易。”与此同时,消费端正经历一场静默变迁。“消费者愈发理性,也愈发挑剔”,一位资深设计师观察到,“品牌光环不再足以支撑溢价,他们开始冷静审视整体价值——从价格透明度、设计适配度,到交付确定性与服务体验。”

当市场红利退潮,真正的价值较量才刚刚开始。

三重门困境:头部企业的生死突围

在当前行业集体“换挡”的关键节点,任何单一财报都不应被孤立解读。它们更像是一系列动态的“体检报告”,不仅呈现企业当下的财务表现,更深刻揭示其在行业变革中的“健康底色”与“免疫实力”。

深入剖析欧派、索菲亚、志邦等头部企业的战略路径,一个清晰的共识已然浮现:行业战略主轴正从“发散扩张”全面转向“收敛聚焦”。企业的发力点不约而同汇聚于三大方向:向内深挖“存量焕新”的价值潜力,向外开拓“出海远征”的疆域版图,向上拥抱“AI与智造”的效能革命。这三大方向,共同构筑了头部企业的“生存三重门”。

第一重门:从“产品交易”到“价值交付”

“整家定制”与“轻定制”已从差异化优势演变为头部阵营的标配。这一转变的背后,是对消费者核心诉求的精准回应——在信息冗余的时代,用户渴求的不是更多选择,而是更优方案。随着行业驱动力从“新房增量”转向“存量焕新”,企业的角色也正从“产品供应商”升维为“生活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第二重门:从“本土竞争”到“全球布局”

当国内市场从蓝海转为红海,“出海”已从可选项升级为生存必答题。无论是欧派在东南亚的产能落子、索菲亚的渠道渗透,还是志邦在40多个国家的价值输出,都昭示着中国家居企业正集体跨越疆界,从“本土领军者”向“全球竞争者”蜕变。

第三重门:从“规模红利”到“效率红利”

随着外部流量红利消退,向内追寻“极致效率”成为盈利关键。AI设计将方案生成时间从小时级压缩至分钟级;工业4.0智能工厂通过自动化与数据驱动,实现成本与交付周期的双降。这套“智造+AI”组合拳,已不再是技术炫技,而是决定企业能否在微利时代持续盈利的“生存技能”。

“三重门”既是严峻挑战,也是历史性机遇;既是当下生存的底线,更是未来发展的基石。它们共同描绘出行业转型的清晰图景:在一个增长逻辑彻底重构的时代,唯有兼具“深挖用户价值的洞察力、全球化运营的格局力、极致效率的内生力”的企业,方能穿越周期,行稳致远。

存量时代博弈:整家深化与大宗优化

在当前家居行业全面步入存量时代的背景下,“整家定制”与“轻定制”已从战略选项升级为生存必答题。市场流量见顶,“获客难、获客贵”成为行业共识,传统零散的“卖单品”模式日渐失灵——对消费者而言,拼凑式采购不仅带来高昂的时间与沟通成本,更伴随着审美不一、交付不同步的体验风险。

消费者的核心诉求已发生本质转变:他们不再仅仅购买家具,而是在寻求具备确定性、完整性的居住解决方案。企业竞争的焦点,也因此从“获取更多客户”转向“深度服务好每一个客户”。

在这场围绕“用户总需求”的入口争夺中,“整家定制”成为头部企业的共同选择。行业预计,定制家居市场规模将突破8000亿元,而更灵活、更贴近预算的“轻定制”也快速崛起,规模约达500亿级。这标志着行业商业逻辑的全面升级:既然流量宽度受限,就必须挖掘用户需求的深度。

整家战略的推进成为筑牢基本盘的关键。欧派强调的“高颜整家定制”,索菲亚倡导的整家定制3.0”,而志邦家居更深度推进的“整家一体化”,通过“全案设计、整家集成、全案交付”构建一站式服务能力,提升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其核心目标一致,差异仅在于落地路径:欧派倚重其强大的经销商网络;索菲亚则更侧重于品类拓展与供应链整合;志邦选择与装企渠道深度绑定,并通过“超级邦”等体系赋能合作伙伴,从其“整家定制”的战略视角来看,核心动因在于:一抢占“设计主导权”,前置锁定全屋方案,意味着志邦能够将自身的整家产品体系、设计理念和解决方案,在客户装修设计的初始阶段就无缝植入;二打通“空间与产品”,实现真正的无缝融合,“整家定制”“与“硬装”在设计和施工层面的深度融合;三拓宽“渠道边界”,将整家方案高效触达用户,相当于为志邦的整家定制方案开辟了无数个前置的、精准的“体验窗口”。这些选择,本质上是对自身资源与市场定位的理性判断。

与此同时,大宗业务的主动“瘦身”反映出企业对风险的清醒认知。志邦将大宗业务占比从30%优化至20%,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更加聚焦于风险控制和拓展如保障性住房、校企宿舍等新渠道机会,以减轻地产周期带来的冲击。有券商分析师指出志邦家居的调整幅度较大,显示了其坚决的态度。这是行业集体转向的信号,更多企业开始从追求规模转向重视质量,将资源向支付能力更强、风险更低的国央企客户倾斜。这不仅是财务结构的调整,更是经营理念的转变——从被动依附周期,转向主动管理风险。

可以预见,在存量时代的竞争格局中,主导权将不再属于声量最高或规模最大的企业,而是属于那些能精准洞察用户痛点、高效整合内外部资源、并可靠交付“一个完整的家” 的企业。

acd79ff1b6974efef980568a856f302c.jpg

第二曲线探寻:出海征途与价值跃迁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我国家具出口总额达4830.34亿元,同比增长7.0%。而2025年1-9月累计出口3084.0亿元,同比下滑3.9%。这一转折折射出我国家居出口正面临结构性挑战。

随着国内市场从增量蓝海转为存量红海,“出海”已从试探性选择升级为生存发展的必答题。在这场远征中,进程的快慢与成效的差异,正成为企业分化的关键变量。

在此背景下,志邦家居海外业务表现突出:前三季度同比增长65%,延续了上半年70.69%的高增速,业务网络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澳美等成熟市场成功拓展至东南亚、中东、非洲等新兴区域,在出海赛道中处于领跑位置。

横向对比显示,欧派家居通过东南亚建厂等方式加速全球化,但海外业务占比仍相对有限;索菲亚等企业也较早布局海外,但像志邦这样连续实现超高增长并形成规模产出的案例仍属行业少见。

更值得关注的是商业模式的演进。志邦的海外拓展已显现出从“产品输出”向“价值输出”转型的迹象,标志着中国家居企业出海正迈入2.0阶段:从依赖成本优势的贸易型出海,升级为建立全方位运营能力和自主品牌价值的深度国际化。

“出海是共识,但路径会分化。”一位跨境商业顾问指出。当前企业出海呈现多元路径:建厂深耕、品牌收购、供应链合作等。志邦展示的是多渠道、多市场并行,并逐步提升价值链掌控力的模式,其成效将成为观察中国家居品牌全球化进程的重要样本。

内核锻造:AI与智造效率之战

在存量竞争时代,若将模式创新与出海拓展比作企业修炼的"外功",那么AI与智能制造便是决定生死存亡的"内功"。当行业高增长红利消退,效率提升已从锦上添花的选项,蜕变为不可退让的生存底线。

一场围绕"效率壁垒"的军备竞赛悄然打响。欧派打造工业4.0智能工厂集群;索菲亚布局全国数字化生产基地,构建柔性生产体系;志邦则打造4.0智能工厂,通过自动化系统与AI算法的深度融合,将产线自动化水平提升70%以上,订单交付周期缩短近50%。在前端,AI设计将方案生成时间从小时级压缩至分钟级,重塑客户体验的阈值。

在这场效率革命中,头部企业的目标高度一致:以技术手段破解个性化定制与规模化生产的内在矛盾,在价格战的硝烟中守住利润空间。

与此同时,绿色制造正从企业社会责任演变为核心竞争力。志邦清远基地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不仅是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前瞻布局,更是向市场传递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信号。

"当前行业的困境,正在加速一场技术驱动的洗牌。"一位产业观察者指出,"头部企业在AI与智造上的持续投入,不断推高着行业竞争门槛。未来,缺乏同等运营效率的企业,将难以留在牌桌之上。"

寒冬未尽,春山可望

行业的冬天或许漫长,但周期的车轮从未停歇。纵观头部企业的三季度表现,一条清晰的转型主线浮出水面:行业已彻底告别“水涨船高”的增量时代,步入“此消彼长”的存量竞争与全球化开拓并重的新阶段。

在这一阶段,企业的竞争力不再取决于规模与渠道的广度,而更多仰赖战略的清晰度、调整的果断性,以及在关键赛道——如出海与智造。志邦的实践提供了一条可参照的路径:通过收缩大宗业务、深化整家战略、突破海外市场、构筑智造壁垒,展现出在逆周期中夯实内功、稳步前行的可能。

挑战固然存在——全球市场的复杂性、消费信力的修复皆非易事。然而,对那些已率先行动的头部企业而言,每一次周期冲击,也正是行业格局重塑的契机。

淘汰赛的哨声刚刚吹响。唯有那些在寒冬中持续进化、锤炼内功的企业,才能在春天真正到来之时,行得更稳,走得更远。


专题策划更多>>
  • 莫干山·零碳|升华云峰“双碳”战略行动实践

       “双碳”战略驱动各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人造板... 【详细】

  • 生活家地板携潮流新品亮相第138届广交会

       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第二期... 【详细】

  • 双11大促遇上超级星品日,地板怎么买才划算?

       近期,年终重磅级大促双11的号角已经吹响,各... 【详细】

  • 久盛推荐的地板,绝对能俘获你的芳心

       十月,久盛一年一度的【爱木周】如约而至——... 【详细】

  • 生活家地板第九届 “超级星品日” 焕新启幕,解锁年轻人的家居理想

       10 月 18 日,生活家地板邀您开启人字拼地... 【详细】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服务项目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品牌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