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传统“金九银十”旺季后,瓷砖销售市场未现明显回暖。从今年5月份起,许多陶瓷产区生产线开窑率不到50%,即便是部分开窑率较高的陶瓷厂家也是将窑炉降速、减产,通过各种方式“求生存”、“打持久战”。
在产品方面,从西瓦生产线到抛釉砖仓库,“卖不动”、“没钱赚”成为不少陶企反复提到的高频词。比如,去年还“一枝独秀”的西瓦、产销平稳的小地砖,到了2025年,竟和抛釉砖、中板等品类一样,陷入内卷、滞销的困境。
高安某陶企营销负责人算起账来满是无奈:“中板、抛釉砖比去年同期降价超30%,如果再加上清库存,特价砖、处理砖的价格一放再放,部分厂家的平均单价甚至砍半,事实上陶企如今比拼的是现金流、韧性强。”
最近几年,陶瓷砖产品的市场需求持续缩量,价格战愈演愈烈,尤其是长期靠低价竞争的厂家,为了保持窑炉运转不求质、只求量。然而,越是挑战重重,越能看见行业和企业的韧性,尤其是各产区的主流头部陶企坚持不陷入“低价内卷”,而是把重心放在了产品结构的优化以及品质升级上,如质感砖、木纹砖、花砖等工艺产品的创新,从坯体到釉面,从工艺到性能,用“提质创新”寻找“活下去”的出路,尤其是今年各大厂家重点推的超白超平釉、速洁金丝绒等新品。
01
提品质不是为了涨价
而是为了不被淘汰
“现在企业提升品质,目的不是为了涨价,而是为了不被淘汰。从去年开始,新宏信就提出加量不加价,提质不提价,目的是为了稳住市场,保住客户。”在新宏信陶瓷营销总经理付建房看来,这也是当下很多陶企在品质工艺上升级的主要目的。
“以前,陶瓷企业还能靠‘上新’冲一波销量,但现在不行了。”瑞阳陶瓷集团总裁办主任何象说道。
据陶sir了解,过去5年,高安产区依靠中板这个全新的品类,大部分陶企都获得了较大的收益,甚至完成了规模上的扩张。然而,在今年,无论是800×1350mm新规格、还是木纹砖、质感砖以及防污、防滑等功能瓷砖,都无法较好的激发市场销量。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在市场需求下行的大环境下,“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经过去。面对市场需求的持续下滑,一款新产品想要撕开全新的市场缺口,难如登天;更现实的是,原材料、技改投入不断增加,产品定价却要向市场妥协,多数时候都是“成本投入比高于定价收益比”。
“今年6月份,格仕祺企业推出800mm规格1280大理石系列,直接拉升了当月的销售业绩。在当前传统800mm规格瓷砖减薄、强度差、水波纹、辊棒印等问题突出的背景下,1280大理石系列瓷砖厚度增加到12mm,施釉量比普通抛釉增加了1.5倍,肉眼可见的品质升级,但价格并没有增加很多。把砖做厚一点,把釉面质感、透感,平整度、强度等物理性能再提一个档次,企业做的每一件事,核心就是“反内卷”,只有品质过硬,才能走得更长远。”在格仕祺企业董事长刘春良看来。
事实上,在市场疲软、同质化严重的困境下,“提质”成了部分厂家最后的“护城河”——不是为了追求高利润,而是为了稳住现有客户,保住基本销量,在寒冬里守住窑炉的运转。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02
金丝绒釉被誉为柔光砖“天花板”
能否给行业带来新的机遇?
在“活下去”的目标下,主流陶企的步调一致,而且除了品质的提升,在新产品创新方面,除了上半年各大企业力推的超平釉系列,主打抗污效果的金丝绒釉大理石瓷砖,或将成为今年秋季陶瓷圈最“热”的产品。
这款被部分企业称作“柔光砖天花板”的产品,门槛可不低。“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做好真正的金丝绒釉大理石瓷砖。”高安产区某陶企负责人表示,它对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要求极高,仅生产成本就比传统天鹅绒产品高20%以上,同时也考验企业的客户渠道和定位,敢推这款新品的,更多是产区的头部厂家。
据陶sir了解,目前,高安产区主流企业开始量产金丝绒釉大理石瓷砖的厂家主要是太阳、罗斯福、华硕、格仕祺、瑞阳、世纪新贵等企业,而且这款产品开始全面量产出货。
作为天鹅绒、素色砖的升级工艺,金丝绒釉大理石瓷砖更多把“质感”和“实用性”做到了平衡:表面36度光感,舒适的光感效果,又保留了素色砖的温润;多层叠釉工艺,让釉面吸晶粒子均匀闪烁却不张扬,摸上去像凝脂般细腻;更关键的是,它解决了素色砖的不耐磨、不防污等“痛点”,日常污渍一擦即净。
“素色即高定!现在年轻人装修,不再追求富丽堂皇的亮光大纹理瓷砖,奶油风、侘寂风是主流。”某经销商反馈,今年进店客户里,70%会主动问“有没有柔光砖”,而金丝绒釉大理石瓷砖因为“颜值 + 性能”双在线,或将成为今年秋季最火热的新产品。
格仕祺企业董事长刘春良表示,随着金丝绒釉大理石瓷砖从釉面效果到性能指标的全面提升,或将替代亮光抛釉砖,成为第一大瓷砖品类。事实上,以格仕祺企业的产品销量占比来看,去年亮光砖与非亮光砖的销量占比还是8:2,今年非亮光砖的销量占比就达到了35%以上,预计今年底,可以达到50%。
03
从营销“噱头”到“品质”
陶瓷行业终将回归本质
2025年以来,从超白坯、超平釉到如今的金丝绒釉大理石瓷砖,陶瓷厂家每一次工艺升级,都是对低迷市场的反击。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广东制造·假一赔十”的营销嘘头声浪开始降温,消费者的理性将进一步推动行业走向“品质制胜”的新阶段。尤其是随着陶瓷行业“消费品质量分级标准陶瓷砖”的出台,追求品质的企业已经开始行动,通过配方、生产线的技改升级,根据企业自身品牌和渠道定位,朝着5A、4A级品质标准发力。据了解,目前华硕陶瓷、新宏信等企业已经启动生产线技改。
高安某陶企负责人坦言,“‘广东制造,假一赔十’这类‘产地论’口号,早晚会被理性客户抛弃。新标准落地后,真正坚守品质的企业,反而能迎来新的春天。”
9月5日,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和山东省港... 【详细】
云峰莫干山家居研究院检测中心再传喜讯:中心... 【详细】
今年,莫干山家居第四季全民环保日“818抱一抱... 【详细】
当“环保”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指标认证与材料数... 【详细】
当家居消费从“功能需求”转向“情绪价值”,...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