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家居网链!
您的位置:首页 > 报刊微信 > 行业板块 >

中国家居20年风云录(1995-2015)

2015-08-11 09:53:58    来源:中国林业产业·诚信环保家居   
  】【打印】【关闭

《中国林业产业•诚信环保家居》杂志肩负以改变家居走出木本狭隘的怪圈,改变家居只停留在甲醛的亘古宿命,诉求表达诚信环保家居从木头走向产品、走向文化、臻至信仰,诠释家居人灵魂深处爆发的终极含义——家居图腾。使家居产品的文化结构重新定义,正确引导环保家居的消费信仰。

 

 

中国家居20年风云录(19952015

 99.jpg

 

 

文/微笑

 

人类的家居发展史,是一个不断追求更佳人居环境的过程。家居装修装饰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各个地区和民族文化传承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国家居行业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初始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一路走来,20年的栉风沐雨,经历破茧重生、早期发展、迅猛崛起、流金岁月,现在进入到了转型升级阶段。

 

我国家居业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现已形成了广东、福建、江苏、浙江、河北、山东、北京、上海等重要产业集群示范基地,产业基础雄厚、体系完备、影响辐射面广,提供众多就业机会,成为当地传统支柱产业,为当地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中国家居产业链不断延伸,遍布材料生产、加工、流通、设计和施工应用各环节。但从总体上看,中国家居业依然存在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可持续能力发展不足,面临着环境保护、能源和原材料涨价、用地紧张、国际贸易壁垒、人民币升值、劳动用工成本上升、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等诸多问题和挑战。企业同时还面临着严峻的环保压力、用工压力和市场压力。家居行业在贡献高产值的同时,也贡献出了高能耗、 高排放额度,给国内环境带来无法承受的压力。家居行业面临着整体转型升级,突破传统经营模式所带来的高污染、高能耗等发展桎梏,实现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型,由高污染、高能耗向低污染、低能耗转型。

 

中国家居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坚持绿色设计、推进绿色施工、使用绿色材料,整合上下游资源,发挥绿色产业链联动效应,并全程实行绿色低碳的标准管理,是其发展的大趋势,需要家居行业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可喜的是,中国的家居企业已经看到了环保家居的前景,积极探索绿色环保家居之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国林业产业•诚信环保家居》也将坚定不移地以“发展中国绿色环保家居”为己任,肩负政府、企业、行业、社会的责任,呼吁并指导全行业共同努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推动绿色环保家居的快速发展,实现家居企业产业升级转型,推动人类生态宜居家园的建设进程,共同建设美丽中国,捍卫绿色地球。值此中国诚信环保家居发展20年的难得时机,《中国林业产业•诚信环保家居》肩负以改变家居走出木本的狭隘怪圈,改变家居停留在甲醛的亘古宿命,甄选家居行业的20个方面作全面分析,为中国环保家居行业20岁奉上献礼:领导、员工、产品、质量、环保、品牌、创新、风格、管理、培训、诚信、市场、政策、电商、房地产、展会、卖场、物流、服务、发展。

 

领导

 

这里的“领导”并非是一个动词,而是“领导者”,包括行业的领导和企业的老板。

 

行业领导的决策直接决定了行业的发展方向,中国林业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行业领导的正确引导。现如今,随着工作业务拓展以及管理延伸,行业领导者不仅要担负起引导行业、企业发展的责任,还要担负起服务职责,并为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条件和帮助。

 

于一个企业而言,领导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人,是企业战略执行的护航人,领导行为是企业文化塑造的推动力量,领导人行为决定企业对客户的服务品质,企业领导的行为决定企业的未来。这是任何时代赋予企业领导人的共同色彩。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激情满怀,勇于任事,思想开阔,富有远见。他们不仅自身充满活力,而且有能力带动自己周围的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家居行业刚起步不久,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第一代家居企业领导人都是富于担当的,即使倾家荡产、颗粒无收,他们都愿意为了心中的家居梦奋力拼搏,带领一批又一批员工走上了家居发展的道路。那个时期的企业领导,管理经验不足,兄弟义气有余,但在那样各路奔走只为求生存的大环境下,最需要的也就是这种“同生共死、荣辱与共”的情义。进入新世纪,企业已经从最基本的求生存上升到了谋发展,这时候的企业领导便需要懂得各种管理之道。2005年之后,随着“环保”呼声的提高,使得各企业领导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特别是近些年来,各企业对于植树造林、保护生态越来越重视,如2006年,大自然举办“我为黄河种棵树”大型公益活动,通过企业出资出力,发动社会力量关注环境,拉开拯救母亲河的造林序幕。

 

员工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员工的辛勤工作和默默奉献,正如没有战士的部队无法打仗,没有员工的企业是无法运转的,没有好员工的企业更不可能会有好的发展。同企业的培训、管理一样,企业对于员工的要求以及员工对于企业的意义都在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而改变,并被每个时代烙上不同的烙印。

 

家居行业属于传统行业,对员工有着大量的需求。特别是90年代产业刚兴起之际,家居企业大多以加工为主,加上这时候的企业正处于成长期,因此需要大量吃苦耐劳员工为公司奋力打拼。这时候企业对于员工只要求其有一定的生产技术即可,对其文化素质并无太高的要求;员工对于企业而言也仅仅只是一个劳力,没有太多强纽带联系。并且此阶段企业的精力都集中在了生产上,还未意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因此,此阶段的管理型人才匮乏。

 

进入到21世纪后,得利于国家房地产政策的改变,中国家居业步入了“躺着都能挣钱的时代”,大部分家居企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此时要求各阶层的员工都具有很强的市场开拓能力,能为企业在市场中开拓出一亩三分地。然而也正是因为时代的偏宠过度,导致家居行业“不思进取”,“重生产,轻设计”是对这一段时间行业的最好写照。这样的行业现状直接导致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不高,只需管好自己手上的活,其他的就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安装工人上,“安装工人的素质普遍偏低”这是高志华老师对于家居员工现状的概括性描述。在服务质量被消费者日益重视的新时期,安装不仅仅要精通安装技术,还应该懂得安装环境监测和后期维护等知识,这样方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优质的服务。

 

如今,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的核心优势取决于智力资本的优势,而人力资本是智力资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使得许多企业经营者明白了企业要发展,要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优势和竞争力,必须依赖人才,依赖知识。此时对于员工各方面的要求提高,并且更多的将员工视为与企业命运直接相关的一员,开始重视对员工的培训,重视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如TATA木门放在发展的五大核心原则第一位的就是“员工第一”。

 

目前行业内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专业设计人才,在个性化与原创性日益被重视的今天,很多企业已意识到聘请设计师的重要性,但即使是开出高薪也未必能招到满意的设计师。家居行业的设计师在数量上有着巨大的缺口,同时,仅有的设计师水平悬殊也较大,成熟的设计师犹如“凤毛麟角”,更多的是只能从事简单模仿、图纸绘制工作的“绘图员 ”,设计人才水平有限,且未形成良好的“梯队结构”。员工素质偏低,行业群体的整体素质需要提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办法是加强学习。而这一行业长期形成的弊病并不是通过短期培训在朝夕之间就能解决的,需要通过长年累月不断沉淀和磨练才能形成。

 

产品

 

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我国从古代就开始了,夏商周时期就有不少精美且实用的家具。这里暂且不说中国的古典家居,就从新中国成立以后谈起。

 

新中国成立初期,床板+箱子成为现代家居的雏形。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普通人民群众的生活贫困,家里一般仅有几个箱子加一张板床之类的。50年代初期,生产得到了恢复与发展,各地建立起了首批木器生产合作组织。目前家居行业一线品牌的华鹤家具集团,其前身就是50年代成立的两个小合作社合并而成的。1956年,逐步建立起一批现代木器工厂,中国现代家具行业的发展就此萌芽。60年代以“36条腿”作为结婚需求标准,衣橱四个角,床四个角,床头柜四个角,椅子四个角等等。70年代人们结婚,家具需求升级到了“72条腿”,但却要凭家具票才可以买到一件家具,终于等到凑齐了票证,也还要领号排一夜的队才能买到。80年代国内家居企业开始引进机械设备进行流水作业,生产规模和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产品日益丰富,当时的“流线型+全套组合”板式家具引领了潮流。继80年代的板式家具风潮之后,迎来了90年代这一中国现代家居体系初步形成时期。当时全国家居企业开始大规模引进进口设备,建立家具生产流水线,借鉴国外家居设计中国的家居产品无论是在质量、造型还是风格上有了质的飞跃,开始朝多元化发展。进入千禧年,整装家居开始流行,材质多以实木为主,厚重、笨重的家具往往在搬进家门时很困难,摆好之后便再不挪窝。由于人们不太了解家具的形态变化,传统的家具依然以大柜、低柜、床头柜等基本形式出现,在形态上基本没有改变。但伴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衍生出一些如电视柜、玄关柜、鞋柜等新型小家具,但设计上依然落后,以吸取传统中式家具的形态和样式为主要手段,创新产品较少。传统的五屉柜、食品柜逐渐退出居室空间。

 

2010年之后,新世纪的到来迎来了家居消费者的新口味,全民生活从温饱过渡到了小康,因此对家居产品的健康环保要求有所提高,大豆蛋白胶等一系列环保原材料诞生。同时,“产品工艺标准化+高端个性化”成为各企业争夺消费者的不二之选,定制家居概念开始盛行于市。“环保”与“定制”成为家居业新的流行词。随着消费群体的年轻化,对个性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同样类型的产品,造型精美且独特的必然会受到青睐。而今,产品也不只是考虑造型的形式美,更需要考虑功能的依附,色彩的配合,还得考虑市场、社会、人体工程学。为了适应不同的居室环境,集休息、储藏、健身等多功能型家居产品也将是未来家具功能设计的发展方向。总之,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居产品不仅越来越个性化,也越来越人性化。 

 

质量

 

国家的标准是明确的,行业的要求是严苛的,消费者的监督是有力的。“质量黑榜”这四个字让家居行业很多企业避之唯恐不及 ,深陷“质量门”的企业轻则销售额严重下滑,重则经几十年建立的商业帝国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从此退出历史舞台。然而,每年总是有不少企业铤而走险,置品牌信誉和口碑于不顾,公然生产或销售不合格产品,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近些年来,水龙头含铅事件、马桶自燃、淋浴房爆炸、床垫质量过半不合格、床品质量检测有问题、地板检测甲醛超标,甚至连儿童家具质量问题也是频频爆出。

 

2011年,宜家家居中国官方网站上召回BUSA布萨折叠儿童帐篷,因为这款折叠儿童帐篷的钢丝框架在使用中可能会因为发生断裂而划伤或刺伤玩耍的儿童;2012年好太太橱柜因甲醛释放量超标上了“质量黑榜”;2013年,两款由广东鹤山市活力家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办公用品均被查出甲醛超标,而活力家具曾在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办公家具品牌;同年,哥伦比尼家具(中国)有限公司的一款儿童床头柜因结构安全(边缘及尖端)不合格登上质量黑名单;20148月,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2014年实木复合地板、实木地板和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三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7批次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产品不合格,7批次实木地板产品不合格。

 

在有关家居产品质量的检测抽查中,出现问题的产品比例之高令人唏嘘。如此多的问题产品频频出现在市场上,不仅危害了消费者的家居安全,也给企业造成了很多不良的影响,作为要长久发展的企业来说,必须要重视产品安全问题,否则在如今竞争激烈的行业市场上,只能寸步难行。

 

在原材料只有木头,制作纯靠手工的年代,质量好坏也许只意味着家居产品的牢固程度,意味着使用年限的长短。如今,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日臻成熟,各种新型复合材料以及黏合剂、油漆的使用都令产品无法再贴近自然。家居产品的质量安全就不仅是指其耐用与否了,更是指其释放的各种物质不会对使用者的身体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需要做到绿色环保。所以,家居行业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选购产品时更倾向于质量比较,视质量好坏来选择品牌。

 

在过去的20年中,家居质量问题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在消费者的心中,一些上过“质量黑榜”的品牌也令他们在购买时不敢涉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家居品质更高质量的要求,如今的消费者不再是被动接受,辨不清是非;在维权意识日益提高的新世纪,更没有人愿意吃哑巴亏,将自己的合法权益抛之脑后。因此,在质量环保已成企业生命的今天,产品质量出现问题之后,品牌拥有者和企业商家再也不能无视问题产品在市场上和消费者心目中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环保

 

201381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总值要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这是国家第一次将环保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放在一个更重要的地位,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因此,2014年,几乎所有大型家居企业都将绿色建材与企业节能减排作为企业整体发展的重中之重。

 

从狭义上说,家居业要走绿色环保之路就是要生产合格的、对消费者身体无害的产品,这可以说是对家居企业的最低要求。从广义上而言则要求企业从材料采集、生产加工、产品流通、设计创新、施工应用以及后期维护都应以绿色环保为准则,以对消费者负责为基本,以对生态环境负责为必要。

 

中国的家居产业这20年来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可以说是历经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只要企业发展,产生效益,就不去过多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造成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重问题。第二个阶段,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企业领导人开始注意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但还只是就生态谈生态,并没有从全局的高度认识这个问题。第三个阶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财富,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生态优势可以变成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党的十八大上,习近平同志也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些重要论述,深刻体现了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和治理经验。毋庸置疑,中国家居业此时正处于第三阶段。但是,建材家居作为传统行业,能耗高,资源消耗大、面对环境污染,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深感任务艰巨,需要全行业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家居行业绿色发展意识的增强可以说是家居人自己的觉醒,同时也是这个时代赋予他们的不可推卸的责任。近年来,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北太平洋垃圾带40年内扩大百倍,欧洲15国每年70万公顷森林被酸雨破坏,人类每年向大气排放的垃圾仅我国230个城市就达6520吨。石油流入海洋,地球温度升高,美国原始森林遭破坏,皮肤癌及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升高……越来越多因为生活环境而产生的疾病吞噬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敲响警钟。

 

绿色发展、节能减排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特别是持续的雾霾天已经唤醒了民意,更成为家居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全面顺应基本国策,不仅要加强对450亿平方米既有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的技术、工程运作模式、新型材料应用等方面的投入,同时要在新研发生产的产品中推动绿色设计、低碳施工、环保材料、节能运行、循环利用、生态平衡等新理念,新思路,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与效果,在宏观经济调整带动转变行业、企业、工程运作模式中,不仅能够扩大行业的规模,也能够提高行业的发展品质。

 

2015年仍然是大力发展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生态循环等技术的重要的一年。在国家环境污染治理、建筑节能改造,人们低碳生活方式推广,更加注重健康与生命安全、持续关注环境安全等外部压力作用下,推动行业绿色环保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共识。新研发,推广的产品、技术,在提高节能环保的基础上,更要在成品化,标准化、装配化方面有所突破,以达成提高生产效率的目标。

 

品牌

中国有几百年历史的老品牌不少,但在家居行业中,还真找不到百年老店。中国品牌经济的发展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那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企业的品牌意识逐渐增强。而中国家居业的发展远远落在了这个后面,家居品牌大力兴起的年代被定格在了90年代中期,但从中国整个品牌经济的发展中看家居品牌的发展还是可取的。

 

纵向来看,改革开放之后的1979年中国政府开始恢复商标统一注册工作,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正式实施,中国的品牌经济开始启蒙。但在此阶段,中国企业认为品牌只是一种识别商品的标记,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此时还未兴起的家居业也逃不出对品牌认识狭隘的命运,对品牌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90年代开始,中国家居业在兴起的同时,品牌经济也进入发展阶段(19922002)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出我们中国自己的名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加之当时进人中国的家居跨国品牌空前繁盛,它们利用贴牌生产(OEM)的方式向中国进行品牌输出,并以此获取高额利润。与此同时,大批民族品牌在竞争中纷纷败阵。这种反差让中国政府和企业认识到品牌的真正价值,认识到只有创建名牌才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出路。2003年至今,是家居品牌经济提升阶段。这一阶段,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不断提升,对家居品牌的认识不断加深。2003年政府将房地产业确定为支柱产业为家居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时机。家居业竞争日益激烈,让企业也不得不重视品牌的建设。自2003年以来,家居业便兴起了一批有口皆碑的品牌,如生活家、大自然、圣象等。

 

横向观之,中国家居业的品牌分布有着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形成了以广东、浙江、山东、江苏、北京、上海等地为主的省级品牌强势区,以青岛、深圳、苏州、宁波、杭州、绍兴、温州、泉州、佛山等为主的市级品牌强势区和以顺德、江阴、荣成、昆山、吴江等为主的县级品牌强势区。区域性特点的形成原因有很多,比如临海的城市大多在历史上就已成为重要的通商口岸,交通的便利更令其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家居业作为消耗树木的传统行业,华东地区的热带季风型气候,并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全年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适合树木的生长,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原材料。而且不难发现,一个地区的品牌建设力度与其经济发展的快慢成正比。综上所述,西北便成了家居业发展的软肋。

 

近些年来家居企业品牌不断壮大,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品牌保护意识薄弱。对于品牌的保护,向来是国内家居制造业的软肋。企业辛辛苦苦创立的品牌经过多年经营后,由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重视力度不足而被假冒、抢注的案例比比皆是。二是重产品销售,轻品牌经营。许多企业热衷于不断开发新产品,却忽略了对品牌方向的决策,缺乏对品牌运作的长远规划。三是品牌价值组合的不完善。在创造价值、传递价值、体验价值这三个品牌价值组合中,企业往往忽视了最具亲和力的体验价值——服务。换而言之,真正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创建品牌价值的企业还属凤毛麟角。四是世界级品牌极缺,中国的家居企业,特别是地板企业很多都是以外贸起家。但历经岁月砥砺,能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的品牌并不多。

 

在西方国家,一家三代人都只用一个牌子的化妆品,一个家族所有人家的厨房,都只挂着同样品牌的一把菜刀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是什么原因,这就是品牌的力量。而目前中国家居行业,正是缺乏这样的品牌力量.这和其品牌背后深厚的企业文化相关。而品牌的树立,要从小事做起,并应持之以恒。在未来几年,家居企业必须要树立品牌意识以及真正用心的品质和服务。以树立百年品牌的长远眼光去对待市场和消费者,就一定能够获得市场、行业、消费者的三重认可。

 

 

创新

 

我国古代的家居用品,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家居用品,在国际上一直享有盛誉。而如今,业内却有这样一种说法:“家居设计看米兰,中国设计看广东,广东设计看国外。”抄袭,成了如今家居界的弊病;创新,成了家居业在新世纪发展的短板。在一些国际大型家具博览会上,为防止抄袭而拒绝接待中国观众的做法屡见报端,国内家具因抄袭国外设计被告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件也时有发生。家居业,这个在我国具有优良传统的行业逐渐被抄袭所蚕食。

 

20133月的广东三大家具展上,“山寨”一词成了展会的最好概括:意大利品牌Treci发现自己家产品被一个叫孔雀王的家具企业抄袭,产品相似程度高达九成;四海家具发现其旗下品牌“卡芬达”238系列的酒柜及床头柜等产品被浙江艺家百年抄袭,被抄袭产品相似度超过95%;江苏森岩家具展出的“巴厘艺术”系列仿冒“皇家•艺之坊”,相似度超过90%。“国内山寨国外、小品牌山寨大品牌”的现象已成为行业内“公开的秘密”。据悉,中国原创设计的家具占不到市场的3%

 

一款新品的诞生,一个企业从市场调查到设计制作、材料试验、模具开发,前后历时至少要8-12个月的时间,其间投入的人力、物力、资金等成本粗略估计为10万元左右。而我国家居市场不同规模的企业鱼龙混杂,企业实力良莠不齐。这样的一类企业——文化、理念、技术、资金实力等各方面欠缺,导致自身投入市场的固有产品长时间没有创新和更新换代,因而纷纷通过“复制、模仿、学习、借鉴和创新改良”的方法。各种不良因素氤氲在一起,直接导致了我国家居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产品的创新和个性化,就如同没有人愿意在大街上和别人撞衫一样,不会有人愿意自己所用所谓家居产品随处可见。除去产品,技术和服务创新也显得尤为重要。市场竞争归根究底就是技术、实力创新的较量,消费者最终还是青睐于高品质的家居产品。产品的风格特色、外观设计等要更多地体现创新意识,才能在千篇一律的产品中脱颖而出,实现消费者个性化、理性化的消费体验。家居产品完善的服务体系是活招牌,对品牌的信任度、忠诚度及其之后的传播都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构建成以服务为核心的品牌文化理念,方能免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如何杜绝抄袭,为企业创新保驾护航?从企业角度出发,首先需要加强维权意识,及时申请商标、外观等方面的专利;其次,企业需要提升创新意识,中国家居行业已经告别了暴利时代,自主创新、独立研发已成为现阶段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出发,目前国家、行业都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这就要求尽快出台健全的法律法规,让企业在维权时有法可依。从社会角度出发,需要加强信誉制度的构建和监督,行业协会、媒体、消费者应该联合起来,构建信誉制度并通过社会舆论加强监管。

 

风格

 

所谓风格,指的是远古以来,人类试图通过明确和具有普遍性的特征来确定一种物件,从而传达它包含的概念,其客观性使之成为经典。沿历史长河回望,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生活器物,只有经典能成为永恒,被人们在心中长久地啧啧称叹。中国的家居产业发展至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升,生活品质被日益重视。家居产品已经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功能物质产品,更是一种广为普及的大众艺术,既要满足某些特定的用途,又要满足供人们观赏,使人在接触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某种审美快感和丰富联想的精神需求。因此,家居产品的风格定位直接决定了受众群的阶层高度以及范围大小。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家居产品在造型风格和结构上变化不大,缺少创新,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家居产品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框式结构,60 - 70年代的板式结构,直到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才开始打破这种僵化的格局,中国家居产品工业开始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沿着仿制、改进、消化、创新的路子不断发展壮大起来。家居用品开始提倡形式服从功能,实用性很强,流行简洁美。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审美意识的进一步提高,家居产品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80年代那种单一、实用、简练、没有多余装饰的“现代”家居产品,很快被一些带有象征性,具有个性化特征的高格调家居产品所代替,家居市场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局面。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机械加工业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产生,促使设计师改变旧有设计模式,寻找以适应工业化生产适应新材料、新工艺的新家居产品设计风格。一个崭新的现代家居设计时代来到了。

 

风格设计的转变在转变行业发展方式中具有突出作用,是行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化为文化、艺术、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关键。风格设计地位得到提升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国际化水平的提高。2010年之后不仅有国内知名企业与国际知名设计机构的合作,也有大量国际知名设计师参与国内家居产品的设计,更有大量的国外设计师到国内的家居企业工作。例如生活家聘请意大利国宝级设计大师、后现代主义设计之父——亚历山德罗•门迪尼为首席产品创意顾问,开启了一个阶层的生活格调的新篇章;2014年夏天,大自然家居的橱柜衣柜品牌与柯拉尼橱柜衣柜品牌强强联合,形成了全新的大自然•柯拉尼品牌,引领中国橱柜衣柜行业的新潮流。

 

当一个人踏进另一个人的家门,尽收眼底的家居风格在那一瞬便成了主人的名片。一扇门,一款橱柜,一种地板更是主人爱好与品位的体现。如今80后是家居行业消费新的主力,不远的将来,90一代也会在各个消费层面展现自己的独特个性。不同的人群对家居风格有着不同的诠释。当家居空间成为一个能带给心灵安宁和放松的个性化平台的时候,家居行业的风格将会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流行趋势和发展态势。在各企业生产技术日益提高的现状下,拼设计,拼风格,拼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已成为各企业的必经之路。

 

管理

 

企业同世界上所有事物一样,都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从出生开始,到成长、成熟、衰退直至死亡是所有企业都会经历的过程。而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面临的环境和条件都不同,这就要求实施和企业成长特征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家居企业和其他所有企业一样,在90年代中期刚兴起之时,作为企业的初级发展阶段,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考验,最大的是生存问题,企业只有活下来才能谈发展。创业初期,共同打拼的家居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生死与共,同荣华共患难”。这个阶段的管理亲情味道极浓,领导者要最大化地激励员工团结一心,共同努力。让所有员工瞬时间拧成了一股绳,系自己的前途于公司的安危,感觉不是每天在为一个冷酷的企业在卖命,而是在为自己的家庭有个美好的前程在打拼。处于初生期的家居企业,其资产配置是以有形资产为核心,因此这个阶段的管理主要集中在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和营销管理上,将企业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融资业务,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的调试以及开发市场上。由于此时的家居企业各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简单,这种高度集权、粗放型的管理方式还是比较有效的。

 

2000年之后,中国的家居企业进入发展期,也被称为成长期。此阶段是企业制度以及文化体系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这时候存活下来的家居企业已经度过了生死存亡的考验时期,逐渐被市场接纳与认可。大部分领导者在管理企业时,领导力风格从亲情化、人性化的风格逐渐向制度化、体系化转变。并且此时期的家居企业有形资产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品牌、技术、信誉等有形资产的比重增加,其增长的速度也远远快于有形资产。很多家居企业在此阶段不断投入管理成本,生产走向规范化、规模化和批量化。在营销管理方面,采取各种打折促销方法,不断开拓新的市场。这也导致不少企业没能抵挡得住市场的诱惑,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和涉足多种业务,造成了管理上的失控。

 

2010年前后,中国的家居也在历经十年的快速发展后,踏入了漫长的成熟期,这个时期的管理甚至超过领导而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家居企业躺着都能赚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市场竞争的加剧,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替代品的出现,企业利润下降,市场份额逐步萎缩,很多企业已经在这个时代做着最后的维持。虽经过近20年的经验积累,各家居企业在管理上已形成比较成熟的体系,但必须认识到不少企业领导凭经验按教条办事,只顾公司业绩的增长,而忽视了学习和创新,出现了管理上的“老化”,管理已经完全演变成为制度化,格式化。若未跟着时代前行,未掌握消费者的需求,企业必然是会走向衰亡的。但好消息是,伴随着企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地板企业领导的更新换代逐渐铺开,正如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原会长张森林所言:“企业已经出现了一些有学历、有思路、能经营、会管理、敢开拓的接班人。”我们有理由相信,新一代家居人的到来,会为家居业的发展开辟新的光明大道,即使路上会有荆棘。

 

培训

 

IBM的创始人托玛斯•沃森认为:“对机器的投入可能会受到市场的影响,而对员工的投入却可以创造市场的奇迹。”他口中所言“对员工的投入”即培训,是指一个组织通过教学、案例分析或实际操作等方式,促使员工在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四个方面的行为方式得以提高,以保证员工能够按照预期的标准或水平完成所承担或将要承担的工作和任务。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培训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激励员工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与企业管理一样,企业在其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各个阶段的资源培训战略与策略是不一样的。


我国家居企业在90年代的初生期,各项管理制度还未完善。人数有限,实力不足,规模小、投入多、产出少是那时的基本现状。鉴于初创企业需要大量发展客户,推动企业快速成长,通过增加销售额达到生存的目的,因此,公司的主要精力往往放在市场营销上。大部分企业在这个时候选择的培训战略是集中力量提高企业创办者及营销人员的营销公关能力和客户沟通能力,主要是依靠外部资源讲师和外部成熟课程,对重点项目和重点营销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此阶段的各岗位职责不清,培训方面基本无暇顾及,更谈不上系统的培训体系和规划。培训效果上注重“时间短、见效快”,往往承担了“救火”的角色,培训的组织和实施都非常简单,培训效果衡量指标也非常明确。

 

伴随着千禧年的到来,中国家居企业在经过生死存亡的巨大考验之后,走上的快速发展期。这时候的企业产品市场扩大,有了稳定的销售量,企业的组织规模也逐渐成形,人力资源的管理也开始向专业化、规范化转变。但也是由于企业的快速发展,公司很多方面的脚步无法跟上:新进人员不能迅速认可企业文化;技术人员不能赶上技术发展趋势;营销人员不能充分了解产品和市场情况,服务能力不足;管理人员难以行使有效的职能;个人潜能开发的少,难以满足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需要。这时候各家居领导开始意识到了员工培训的重要性,在培训管理方面大量投资,特别是开始高度关注中高层管理人员。通过培养一部分中层管理人员,组建管理团队,分担业务,提高其对企业决策的理解和执行力,达到提高整个组织管理有效性的目的。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则意在提高他们对行业的认识、战略制定和决策水平,为企业制定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战略目标。在企业的发展期,如果发展方向出现了错误,其他的一切努力也都付诸东流。

 

如今,中国家居企业已进入漫长的成熟期,随着企业进入成熟期而来的,是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消费者要求的提高。此时的企业内部已经有了完善的管理系统,因此更加需要将眼光投向市场,注意消费者心理的点滴变化,此时若还只是注重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已是行不通,因为消费者买的并不只是家居品,更是家居品为其带来的感官体验,也就是服务。所以这个时期的企业培训开始走向基层,更准确地说是面向企业的每一个员工。企业开始建立完备的培训体系,并不再仅仅是借助外部资源,也积极培训内部讲师,可以说一个有着良好内部培训机制的企业已经成为一个学习型企业。例如,大自然、圣象、TATA木门、书香门地、美丽岛、久盛、森林之星、富林、比嘉等品牌,不仅定期对企业上下员工进行讲课培训,每年还有户外训练营,不仅加强员工的管理知识、施工技能,也培养了员工良好心理品质和团队精神。

 

企业培训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所谓学无止境,一个不注重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企业早晚会被市场所淘汰。

 

诚信

 

随着近些年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化步伐加快,家居行业市场也不断扩大,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企业品牌。然而,诚信危机问题在家居行业中一直屡见不鲜,那些出现过诚信问题的企业,也都得到了相应的“罪与罚”。2006年, 因为制造出“一个拥有103年历史的德国木地板公司”的谎言,在315后欧典这家国内木地板制造商遭遇了灭顶之灾。2010年,全球最大的家具、家居用品商宜家宣布,在北美召回26000个辛格莱(SNIGLAR)婴儿床。此婴儿床由于支撑床垫的螺栓不够长,可能造成床散架并最终导致儿童压迫和窒息。此事件使得宜家在华陷诚信危机。2011年,利用洋名字伪装国际品牌的家居厂商达芬奇,被查处涉嫌欺诈,几乎一个月的时间,达芬奇家具数十年来打造的进口高端品牌轰然坍塌。2012年地板企业被查出其生产的实木复合地板甲醛释放量超标,“毒地板事件”不仅让企业面临关门大吉的危险,更使行业的诚信在消费者心中摇摇欲坠。

 

可谓“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些诚信事件不仅为家居行业进行长期深刻借鉴,更是能对家居行业提出全面直观的警示:许多一心只想牟取高额利润的企业不顾商业诚信和品牌塑造,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然而回望历史,家居企业在这方面的觉悟并不高,也未能让消费者看到其对于解决问题的诚心。

 

大多数企业解决诚信危机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直奔媒体大本营,要求删除消息。媒体对质量门企业进行曝光后,会接到一些企业的电话,极力证明自身产品没有问题,并在媒体的要求下提供“没问题”的证明,但多数企业随后便杳无音讯,主要是真实、正规的产品证明提交不了,此事便不了了之。二是委托删帖公司“消灾”。互联网时代,有这么一批专门替上“黑榜”的家居企业消灾的机构,他们收受当事企业的钱财,然后通过联络媒体熟人或者黑客手段达到为企业删帖的作用,其做法是非常恶劣的,但是因为市场需求大,此“消灾”公司颇有市场。以上两种方法均是企业本能上的肤浅选择,都未切实意识到自己产品和管理上的问题。这样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将行业的诚信污点越描越黑。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盈利,这是不可否认的。但诚信作为企业的立业之本,是企业长青的良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亚洲首富的李嘉诚说过:“诚信就是资本。”因此,一旦出现问题,企业不应一味地回避或者试图掩盖事情真相。出现问题的企业要顺利发展,需要做的事情笔者认为无非以下几件:一是产品全面召回,实施下架处理,从源头上堵住问题产品再流入市场,还更多消费者一个健康的购物环境;二是赔偿受损害消费者,在第一时间,无条件地对消费者给予赔偿,道歉;三是通过媒体公开道歉。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不是逃避,不是推卸,不是掩盖,而是直面问题,敢于承认,勇于承担。

 

行业内对于诚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也一直在努力着。2014422日,中国林业产业诚信联盟成立,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国家林业局原局长、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会长贾治邦当选中国林业产业诚信联盟主席。联盟成立大会上,中国吉林森林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圣象集团有限公司、巴洛克木业(中山)有限公司、大自然家居(中国)有限公司、久盛地板有限公司等52家企业荣获“中国林业产业5A级诚信企业(单位)名单”称号,柏广新、翁少斌、刘硕真、佘学彬、张恩玖等30名企业家荣获“中国林业产业诚信企业领军人物”称号。这些企业与个人典型的树立,只是希望能为业界点亮一座灯塔。要想行业健康,还需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一个诚信有序的市场到底是怎样的?当消费者“傻傻地”买,都能买到好东西时,家居市场的诚信建设也算是到位了。

 

市场

 

综观我国家居市场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如下几种形态。由摆地摊的初级形式起始,经过了个体零散户、小摊位、小家居商店、家居批发市场一条街、家居综合商城、家居直销商以及近期在大中城市出现的家居超市、家居连锁商城等形式的发展。上述几种形态的更迭,显现了家居市场的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如果以家居批发市场一条街前后的各种形式划分:其前为初级、松散集合,粗放型管理,是家居市场的生成、发展期;其后为初具规模、综合集成、专业化管理,是家居市场的发展、壮大期。

 

我国家居市场也呈现出过多、过快无序发展状态,受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经济状态的影响,已经或必将面临十分严峻的市场挑战。据悉,我国家居市场的现状是三分之一亏损,三分之一苦撑,只有三分之一盈利。这反映了我国家居市场的现状和竞争激烈的状况。

 

其实早在2010年,家具行业发展就已经开始出现较为尖锐的矛盾,全球经济形势的转变,金融危机的蔓延以及国内楼市房产的关联政策出台,家居行业的资本投入和规模扩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愈加突出,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居高不下,都极端挫伤了家居业在市场中乘风破浪的锐气。在加入WTO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外家具品牌开始进入国内,争夺国内家居市场份额。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深入思考全新的渠道模式和营销战略。而我国家居业企业数量多、平均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部分企业盲目扩张,进一步导致了产能过剩和市场无序竞争,致使行业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产品甲醛超标、质量安全问题频出、行业标准老旧、“傍名牌”现象比较严重。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家居行业开始大力向“三四级市场进军”,更出现了一系列的“下乡”促销活动。

 

国际市场方面,国外同行对于国内家居企业市场拓展的顾虑从未消除。2003年的7月,20多家美国家居生产企业就成立过一个美国家居制造商联盟,并于当年秋天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提出对中国进口的木制卧房家具进行反倾销诉讼,结果这成为了中国产业界反倾销“第一大案”。此后,其相关的贸易壁垒进一步加剧,从反倾销、反补贴,再到提高环保标准,外销市场的“高墙”已经越筑越高。具体到国内企业的现状,虽然企业数量众多,但在国际上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为数不多,出口产品中的自主品牌量不足两成,其余多数为贴牌生产。这样的市场现状,迫使更多的传统外销家具企业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其中转投内销市场就被视为一个重要方向。除此之外,我国家居企业也在积极维护自己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20149月,长达四年的美国对华木地板发起的倾销案中生活家地板完胜,生活家等5家企业最终被裁定反倾销率为0。在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都大大提高的前提下,中国家居企业有自信在国际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作为市场主体的消费者,随着家居市场的转变,其消费观念也开始转,由90年代家居业刚兴起时的盲目跟风消费转向更为趋于理性。除了对环保、质量等硬性指标日益关注外,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对设计和产品的个性化要求在增强。如今装修都有自己的风格喜好,在风格之外再去选择相应的产品。而风格的多样性也导致了消费的多元化。而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促销轰炸,消费者的消费头脑也日渐清醒,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消费习惯,要么认卖场,要么对款式质量货比三家。消费者的成长可谓是市场规范的一大福音,市场再不是企业和商家说了算,消费者对于他们的监督、促进作用也不可小觑,而消费者对于产品需求的提高也直接要求企业转型升级。

 

政策

 

家居行业作为建筑装饰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计民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社会、政府高度关注的行业、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对家居行业的发展具有强烈的影响力。

 

2012年后,政府停建了投资的大部分基本建设项目,在建的工程项目也大幅度降低了装修的档次,对家居市场形成了一定影响。政府停建楼堂馆所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但对整个家居市场却是工程资源的减少。各级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装修工程约占建筑装饰量的5%左右,虽然所占的市场份额不大,但却是市场中的优质资源,其影响的是行业内的一些大型骨干企业,特别是个别有国企背景的企业受到的影响较大。

 

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是新一届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是调整结构的基本性投资,全部是成品住宅建设,2014年则进入了室内装修的高峰期。2013年,国家颁布实施了《住宅室内装饰装修二工程质量规范》(JGJ304)行业标准,进一步规范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对建筑装饰行业,特别是住宅家居市场影响极大:第一是对促进住宅装饰装修的产业化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第二是对住宅装饰装修价格体系的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是对提高行业的社会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对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的政策实施需要通过建筑装修改造工程完成。

 

2014年政府对房地产市场采取了更严厉的调控措施,以抑制投机性、投资性需求为重点、继续使用了限制购房、提高购房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等手段,控制过快增长的房价,经过政府、房地产商、购房者等各方的博弈,房价虽然持续上涨,但上涨幅度明显放缓,刚性需求得到了恢复,购房者是以改善性、刚性自住需求为主体,购房后就装修的比重大幅度提高,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对提升住宅家居市场容量,缩小房地产开发增长与住宅装饰装修增长之间的巨大差距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快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基本国策,也是宏观经济调整和优化结构,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基本途径。在城镇化过程中,将为以房地产业为龙头,主要包括建筑业、装饰装修业、建材业等组成的产业集群提供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按1%的年城市化率计算、每年将有一千多万人口转为城市人口,产生的家居市场新需求可想而知。因此,在未来十年,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将为家居行业带来巨大的新市场增量。

 

绿色发展、节能减排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也是建筑装饰装修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家居行业在加大新型材料应用的同时也推动着绿色设计、低碳施工、环保材料、节能运行、循环利用、生态平衡等新理念、新思路,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效果。

 

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不断提高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觉,已经成为推动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以各类文化、艺术、体育、娱乐设施建筑装饰工程为载体,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应用水平,是国家加强文化建设,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地位的重要领域,也为家居行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2014年行业在加强对家居设计领域的管理,重视工程的原创设计;提高装修家居行业设计人员的文化认知和实用转化能力;增加产品中的文化、艺术含量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也将是行业、企业在2015年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国家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在落实和完成这一任务中,将会产生更大的原创动力,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家居设计领域,将全面提升行业的发展质量,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电商

 

如果把家居业与互联网的发展比作一部电影,与互联网结缘的20年还只是开场。就家居行业本身来说,20年的互联网史在前面15年并没有多大的影响,更多属于蓄势待发,其孕育的电子商务还不至于颠覆传统渠道,它真正的“春天”出现在2008年后,也就是淘品牌的崛起。

 

2003年国家规定将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当年全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首次超过1万亿元。商品房的兴起带来了大量毛坯房,随之而来的家居装修为家居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接下来的2004年,是互联网进入家居行业的元年,因为“淘宝”也起航了,家居行业的媒体营销也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高峰。互联网的全面营销方式探讨加上杂志、报纸等刊物的深度分析,让整个家居行业形成了自己的“声音”。2008年到2010年房地产行业在这一时期的低谷发展,家居行业也进入发展的危险期。直到2011年,宏观经济环境和房地产行业逐渐回暖。家居行业也开始期待春天的华丽转身。电商的家居行业模式探索,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微营销,线上、线下的020模式探寻,家居人向新领域发起挑战,希望找到家居行业转型的方向。到了2015年的今天,电子商务逐渐成为一个新的营销模式,开始进入到“泛家居”行业里头。

 

互联网经济到底有多火,单就这两年的双十一就能看出来。2013年的双十一淘宝总成交额350亿元。2014年的双十一,借着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的热潮,天猫更是取得了571亿元的好成绩,家居行业五大品牌破亿。连续7年蝉联淘宝家居销售第一的林氏木业令多少家居企业眼红。对2014年已沉淀为历史的黄金一年来说,新的2015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及电子商务将再次风生水起。家居网购已经是80后、90后的主战场,其对互联网依赖度也呈现加速上升态势。因此,未来20年必定是家具与互联网高度结合的20年,也必将迎来家具行业最大、最快、最残酷的再一次暴风雨式洗牌。

 

以卫浴品牌入住天猫商城为例,其上所建立专卖店已达到200个品牌以上,其中包括科勒、箭牌、美标、东鹏、九牧、中宇等知名品牌。总体看建材家居网络零售规模尚小,因产品标准化程度不够,线下传统渠道的阻力较大、购买环节的体验度不够、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的管理落后等多方面原因仍制约建材家居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全国网络零售整体规模中所占比例较低。这些隐忧或许能够成为家居企业们静观而非投身电子商务发展的理由,但有一点务必注意的是,家居业与互联网合二为一式发展的车轮不会等待观望者。2011年“五一”前夕,TATA木门自建的电子商务平台正式上线,这个被其董事长吴晨曦戏称为“分赃系统”的电商平台,将链条上的工厂、经销商、店员和销售员4个环节的利益全部分解,有效地规避了传统渠道与电商渠道的矛盾。在试营业的20天内,网店就签下了1890单。“商务,轻电子”的“分赃”模式,开启了品牌企业出击电子商务的成功尝试。整个行业正在为寻找行之有效的互联网使用法则而努力,这或将成为决胜家居行业的秘籍。

 

不过不难发现,20年的互联网沉浮,中国家居业并未出现什么家居大品牌,原因在于 “杰出”与否跟“时间”无关,但与“基因”有关。所以在下一个20年,家居品牌的发展重心应该回归“基因”上,即更符合人性化的“产品”。伟大的品牌终究离不开伟大的产品。

 

房地产

 

“不言而喻”,用这个词来形容房地产对家居行业的影响应该再适合不过了。

 

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并未为家居的形成吹来好的时机,原因在于80年代市场经济刚起步,“家居”的概念没有形成。那时候的所谓“家居”大多是单位福利分房时配备的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如木床、四角桌等,人们对家居配置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到90年代中期,随着住房条件地不断改善,家居产品的需求量急剧增长,装修的概念也开始兴起。从10平方米的单间房到一室两厅的房子,人们在入住之前开始考虑是否要铺地砖,墙面刷漆还是贴墙纸,而厨房也得考虑是否装橱柜等。与此同时,机械化的生产设备也进入家居行业,家居产品开始机械化和规模化生产。从实木到人造板材,从独立柜到组合柜,家具产品从原材料到设计都开始实现产业化。同时,橱柜、衣柜开始从家具产品中分离出来,瓷砖开始大量应用在墙面和地面,国外的卫浴和五金品牌大量进入中国市场。

 

走过90年代的快速发展,家居行业在千禧年迎来它的辉煌。这也归功于市场经济体制下房地产行业的全面快速发展。2003年国务院发布“18号”文件吹起的一阵“大风”,当年文件规定将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就是在当年,全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首次超过1万亿元。正因为如此,商品房的兴起带来了大量毛坯房,随之而来的家居装修为家居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到了2004年,家居大卖场也开始全面发力了,居然之家、百安居等大卖场相继开店,外资品牌也开始在北京开出首家店面。另外的装饰企业同时迎来了全面发展期:东易日盛开始兴建木材加工厂,业之峰外埠扩张之路如火如荼,还有元洲装饰提出“集成家居”的商业模式。

 

如果说2000年到2007年是“家居人躺在床上都能赚钱”的时代。那么,2008年到2010年就是家居行业面对危机的时代。源于房地产行业在这一时期的低谷发展,家居行业的阵痛期也开始了。

 

所以说,一点点关于房地产的利好消息都可以刺激到家居企业的神经。

2014年在国家对住宅地产进行常态化调控的背景下,房地产开发中住宅地产的投资规模增长速度放缓。在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政策的带动下,房地产开发结构也经过调整与优化,对家居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国家产业政策和奖励政策的引导下,成品房精装修的比重在房地产开发中继续增长,对家居行业产生重要影响。据对上市装饰公司业绩构成的统计分析, 精装修成品房的工程量,在企业工程总量中的构成所占的比重很高,最高的可达 70%。房地产企业与建筑装饰工程企业的战略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家居企业与大型房地产进行了产业链合作。大量的住宅精装修工程为家居企业带来低成本、模式化、可持续增长的市场资源的同时,也提高了大型装饰工程企业的市场整合能力。

 

国家对住宅建设开发的调控力度增大,使住宅开发项目的增长速度下降,旅游地产、商业地产等其他房地产项目开发比重增加。大型房地产开发企是把城市综合体建设作为开发的重点,包括大量商业、办公、金融、旅游、体育等设施的建设,为家居装饰企业提供了大量公共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资源的同时,房地产开发项目结构变化也为家居行业带来转型空间。

 

根据2014年房地产市场运行状态分析,2015年房地产市场仍然是稳健发展的一年,房价大幅下降的概率极低。 房地产市场中政府、房地产商、购房者之间的博弈仍将继续,市场仍存在着大量不确定因素。但在大规模城镇化过程中,房地产的基础地位和保障性作用不但不会削弱,反而会越来越强。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开发的投资与建设规模,还会持续高于国家整体经济增长水平,特别是大型房地产商的开发能力经过几轮调控得到了显著提升,商业地产、旅游地产、文化等项目增长较快。

   

由于购房者以改进刚性需求为主、装修造价在房价的比重持续降低,开发商开发资源整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国家产业政策引导的力度加大等因素,在住宅地产中精装修后的成品房比重还会进一步提升。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政府房地产调控重点工设计、装饰等各方面的要求都有其特色和需求,给建材家居行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很多建材家居企业纷纷制定相关计划,积极调整产品线迎合市场新需求,2015年,这块市场仍然是一个大蛋糕。

 

 

展会

 

展会不仅拥有相对齐全的品牌和品类,其与生俱来的对商家的过滤功能,则让展会经济更加高效便捷。作为行业风向标的展会经济一直是家居商家集体亮相的平台,是交流、交易的中心。家居展会其实是个信息结合点,它是一个桥梁、一个平台,我们可以通过展会,把企业的信息传递给市场、传递给消费者,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展会找到自己的需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家居会展经济呈现出更强劲的发展趋势。目前,家居会展业在我国已发展成为具有可观经济规模的行业,分别以上海、深圳、东莞、广州为中心,长三角、珠三角会展产业带初步形成,我国家居会展业已进入空前繁荣期。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资讯还处在十分闭塞的情况下,家居展会曾帮助中国家居企业打开与世界沟通的渠道。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居展会逐渐成为家居企业非常重要的营销途径。它不仅能够给参展的家居企业提供一个在经销商面前展示自身实力的机会,还给不同企业之间提供相互学习和观摩的机会,促进整个行业的飞速发展。而据一项调查显示,家居企业利用展会接触客户的平均成本仅为其他方式接触客户成本的40%

 

作为采购平台之一,有关建材家居产业展会快速发展起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定期举行的大型展览会与博览会约有4000多个,每年生产的直接经济效益达2800亿美元,其中我国每年建材家居及各类相关的专业展会近300个。建筑装饰材料展会,遵照国家政策,向着绿色、整合、专业化方向发展。一些规范、诚信、服务好的展会发展壮大。如中国(北京)国际建筑装饰材料博览会、中国(广州)国际建筑装饰材料博览会、上海世界地板大会、北京木工展、香港国际建筑装饰材料及五金展会等,展会规模、展品档次和影响力逐年扩大,知名度和信誉度不断提高,为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繁荣会展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虽然家居展会正步入一个非常发展时期,应运而生的问题也不少。家居展会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但是这样超常规“催化”,必然导致资源滥用和争夺,参与者趋之若鹜,盲目跟风,只追求短期效益。展会选题雷同、重复办展、规模偏小、品牌影响力低等现象较为普遍,精力有限的参展商和参观者普遍感觉疲于奔命。各类劣质家居展会的增多甚至泛滥不仅稀释了各个展会的观众、买家和影响力,也使得展会营销的作用逐渐下降。而与参展人数逐年增加相反的却是参展成本的不断升高。而高昂的物流成本费用,更成为阻碍展会发展的一个硬伤。家居行业的发展不可能离开展会,但大家需要的不是小商品博览会式的图热闹,而是长远的共赢。无远期规划,历来是会展经济发展中的大忌,不但损害参与者的利益,更不能培育“品牌”的无形资产,其品牌形象也会在业内严重受损。这也就要求家居展会的定位、方式、档次、配套服务都要不断升级,适应当下市场的发展需要。走向市场是展会经济的唯一出路,行业需要一个稳定性更强、辐射力更广、商贸物流更通畅的新展会平台。

 

那究竟什么样的家居展会是现在厂商、采购商需要的呢?据有关专家分析,完整产业链的高端集成平台、“零渠道”绝对优势、巨大价格优势和最快新品上市是现代家居展会发展的制高点。全方位“零距离”家居展会符合厂商、采购商及市民对家居展会的各种需要,能有效推动我国家居展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卖场

 

30多年前,当改革开放理念刚刚提出的时候,产品单一、狭小简陋的供销社和小卖部是人们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主要渠道;今天,改革开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琳琅满目、环境优雅的卖场、连锁超市成为人们消费购物的休闲场所,市场改变着中国。同样,历经20年的变革洗礼,家居流通卖场一路走来,昔日倒爷式的地摊、棚户到今天品牌型的综合、主题式Modern购物广场,成为中国家居行业发展的先锋典范。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建材家居行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东部发达地区城乡建设的持续推进,商品房建设规模迅速扩大。据不完全统计,1995年,全国成规模的建材家居卖场只有几十家,到1999年就迅速增加到300多家。2002 年,建材超市、家居用品连锁店等逐步兴起。自2003年起,建材家居商店开始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和天津等发达大城市向全国发展。2003 年,国内4家主要建材家居销售企业共新开门店24个,其中11个在上述5个发达大城市之外的城市。2006年,全球最大家居建材零售商美国家得、全球最大家具家居用品跨国企业宜家进入我国,建材家居卖场进入了新发展阶段。

 

说起建材家居行业20年来的发展,最明显的便是建材家居卖场外观上的巨大变化。气派的门店、豪华的装修、琳琅满目的产品、配合商品主题的独特摆设方式……走进任何一家建材家居卖场,顾客都有赏心悦目之感。而十多年前的建材家居卖场还只能用“脏、乱、差”3个字形容。在十多年的时间内,建材家居卖场发展到现在已经是第3代:第1代建材家居卖场就是棚户,建材家居行业在发展之初没有卖场,建材家居商品都是在露天环境下买卖;随着第2代、第3代建材家居卖场的发展,建材家居商品的销售逐渐向室内转移。现在,建材家居卖场逐步规范,商品种类也日益丰富。而在未来的第4代、第5代建材家居卖场将更加注重内在品质的提升。

 

目前国内卖场发展现状极具差异化,有的发展得顺风顺水和扩张也极为迅速,有的却在激烈的竞争中出现了倒退现象。在未来5年内,从产品结构、经营实力、卖场体量等多个方面来看,卖场之间的竞争都会更加激烈,面临“洗牌”已是家居卖场不可改变的命运。

 

“乱”可以说是对家居卖场现状很精辟的概括,不是摆设乱,而是秩序乱。许多卖场都有一些虚假浮夸、自我膨胀的弊病和乱像。这些乱像尤其突出的是价格方面,甚至有不少卖场存在一些价格欺诈的行为。而家具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如果商家玩这些噱头搞这些虚假销售,势必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就会逐步被市场和消费者所抛弃。

 

据了解,近来国内一站式购物理念的家居卖场越来越多,他们普遍占地面积较大,产品类型多样让消费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多产品的选择。而在此种情况下,卖场定位和操作能力待完善。一站式购物的模式并不少,但是很多卖场缺乏操作能力和资本能力,定位也不够清晰。作为“一站式”的购物场所,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商家必须考虑的。而在未来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给予消费者一站式的购物环境,是家居卖场发展的最大趋势。除此之外,卖场线上线下相结合也尤为重要。随着时代消费主体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电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线上网络商城和线下服务体验店之间的优势互补也是家居卖场不可逃脱的宿命,放弃其中一环或者说是其中有一环薄弱,都难逃被市场淘汰的厄运。

 

物流

 

中国家居业通过20年的积累,已经日渐成熟。但家居业的发展过程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的问题同样无法回避。目前,物流是其发展的一大“硬伤”。家居企业因为产品特性,大件居多,从生产到销售过程均需经受非常巨大的物流考验,特别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被称为“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服务直接影响到用户对整个电商购物的体验。如今,各商场各企业之间演绎着残酷的竞争,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家居行业必须找到新的切入点,在物流管理、物流服务方面有所创新。

 

20世纪90年代,中国家居业刚兴起之际,基本上采取的是“货源组织+运力调度+运输过程”的初级物流形式。这种物流形式,存在诸多弊端,路程不能最优化,耗费时间长,并且物流人员多是企业自身的员工,并未经过专门的物流培训,不大容易意识到物流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所以这个时期的物流不但没能为家居企业的发展增色添彩,反而是不小的阻碍。进入新世纪,得利于房地产业的腾飞,中国家居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全国对家居产品的需求量大幅度提升。同时随着“淘宝”的起航,中国家居业纷纷开始“触电”。这些都意味着家居业对物流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好在此时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国家高度重视,开始引进现代化物流的最新理念并进行积极探索,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促进了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为中国家居业带来不少便利。但是由于大部分家居产品有易损、不可拆分、扁平等特点,移动或受力不均等外界因素均有可能导致其受损或破裂,给运输带来很多不便。第三方物流行业从业人员对木制品并不十分了解,不能按照木制品的特点进行精细化操作,在搬运的过程中,容易造成产品的损坏。迄今为止,我国尚未有一家专门从事家居运输的物流公司。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家居的发展。

 

在众多家居企业中,能够实现跨省、跨区域经营的企业屈指可数。某些一线品牌虽然实现了跨区域经营,但在一些没有建立分公司或分厂的地区的销售额却不尽如人意。原因何在? 物流“乏力”。当今社会,品牌影响力已成为左右顾客选择商品的重要因素。然而,对于外省一线品牌,经销商尽管垂涎三尺,却又望而却步,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物流的滞后。家居想要更好地发展,需要一个能够贯通全国的大物流体系辅助。没有高效便捷的物流做基础,即使是国内一线品牌产品,也很难进军全国市场。不依赖第三方物流公司,企业自建物流网络也许会是跨越物流“樊篱”以谋得更好发展的好方法。在各行各业都在利用新兴的信息产业提升自己之时,特别是“一物一址、万物在线”将人、物、电脑全部联系在一起的互联网产生之后,家居行业信息化已是刻不容缓,建立完备的物联网系统也成为是家居企业解决物流问题的必经之路。

 

服务

 

何谓服务,《辞海》对此的解释是:服务,是指为他人做事,并使他人从中受益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活动,是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某种特殊需要。就家居企业来说,实物形式就是指产品,而在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都日益广泛的今天,各企业若想只在产品这样的硬件上打仗就分出胜负的可能性已经极小。当今的家居业,除去拼产品的文化内涵,拼企业的品牌战略,良好的服务已经成为各大企业争取消费者和经销商的共同选择。

 

从家居业的元老——地板说起,地板行业服务体系的形成就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地板在上世纪90年代刚兴起之际,买地板与铺装地板是完全分开的。出现问题时,地板企业与铺装公司便开始互相推诿,让消费者叫苦不迭。直到90年代中期圣象开始提出“地板只是半成品”的概念,并开始培养专业的铺装人员,地板的生产与铺装才开始走向一体化。“三分地板,七分铺装”是地板行业中对于铺装服务重视的体现,。现年82岁高龄的高(志华)老,在接受《中国林业产业•诚信环保家居》的采访时,更是以“一分产品,九分铺装”的比重划分来说明服务的重要性。地板,木门、衣柜行业也非常重视安装服务的品质,TATA木门、圣象、大自然、书香门地、久盛、森林之星、美丽岛、富林、比嘉等品牌都有自己专业的安装团队。这些安装人员不参与产品的生产设计,企业每年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对他们进行培训,只攻安装技术。专业,方能保证品质。

 

服务质量的提升,不仅是企业的责任,更是整个家居行业应该重视的问题。2001年,居然之家率先在北京家居建材流通业中提出"先行赔付"的服务理念,创行业之先河,改变了北京家居建材卖场的服务意识和理念。2009年始,各种家居体验馆盛行,无论是装饰公司还是建材卖场,都纷纷开启"体验消费模式"。这种企业卖产品、卖品牌、卖服务的经营创新模式,不仅使企业销售系统和客户服务功能得到升级,也为百姓提前看到家装效果提供了便利。20113月居然之家又推出“零延迟”服务,给家居行业带来了服务的新挑战,推动了企业服务意识的提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2012315欧派在广州市场上率先推出“三免”服务:免费维修、免费全屋家装设计和免费拆除旧橱柜、衣柜服务。这是欧派经过长期策划和准备进行的一次品牌服务升级,更是行业服务升级的风向标。

 

回顾近些年来消费者的种种维权事件,中国家居行业的服务体系存在以下六大漏洞:一、将维修直接拖过保修期;二、企业流程乱消费者遭殃;三、投诉内容要我重复千百遍;四、被厂家当皮球踢来踢去;五、售前是上帝售后无人理;六、售后信息不透明。“企业必须重视消费者的利益,而消费者的利益不仅仅体现在商品价值上,更体现在他的具体感受上,而这种感受的好与坏就取决于服务。”高志华说道。这些消费漏洞的存在,无疑大大降低了家居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幸福感。所以,使消费者“脱囧”,成了各企业在新时代的新课题。

 

除去企业、经销商对于消费者的服务,企业对于经销商的服务对于行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厂家与经销商就是水与舟的关系。行业发展20年以来,企业和经销商的关系从陌生变得亲密,从早期的上下属关系成长为现在的手足之情,甚至可以说是唇齿相依,很多厂家直接实行了和经销商的股份制管理。如何协调市场和经销商的关系,形成合力,在行业冬天使商户守得住、留得下、有钱赚,是市场经营者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发展

 

 2014年,家居行业经历了一波整体行业的回暖之后,真正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的过渡和调整期,回归理性市场。展望未来,家居市场不再需要产品的单一化和销售模式的简单化。家居行业的各个方面都需要顺应时代的变化,方能保持活力,博得消费者的青睐。

 

一、绿色环保仍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对于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心产品是否环保健康;近些年的空气质量下降,也使得人们开始意识到绿色生产的重要性。改善、消除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的有效途径就是要大力发展各种环保家居产品,这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研发、生产、设计、应用绿色建材的队伍中来。

 

二、行业跨界成势、多元发展成热点

家居企业特别是地板企业为摆脱发展困境努力寻求转型,布局多元化发展,实施跨界经营。20131012日,全国地板行业首家跨界旗舰店——3000余平方米的生活家定制家居体验馆正式开始从"整木家居”的概念升级到“定制家居”,依托地板、木门、衣柜等生产基地,全面覆盖定制家居市场。而20147月的广州建博会更是跨界的大蓝海,跨界已成为家居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三、大数据时代家居全渠道营销来临

 互联网的兴起、电子商务迅猛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家居企业的营销模式也将从产品、服务全面向数字化、移动互联化转移,多平台整合运营。随着60后、70后“退隐”,80后、90后逐步成为家居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年轻人崇尚个性化并且更具参与设计意识,这便要求销售与之形成互动,光有线上商城远远不够。因此,电商同时也在尝试向线下渗透,从而给用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线上网络商城+线下服务体验店的全渠道营销模式的雏形已经开始显现。

 

 四、卖场、工程集采、电商三足鼎立

随着精装房时代来临,销售终端工程比例将加大。同时电商的兴起,8090后消费习惯和装修习惯的改变,将给未来建材家居流通市场格局带来深刻变化,原有的企业经销商模式将向扁平化方向发展,更多经销商将向售后服务商、物流配送平台转变,未来家居流通模式将由卖场一家独大转变成卖场、工程集采、电商三分天下,新的业态形式不断涌现,营销模式不断创新,市场将日趋繁荣。

 

五、家居市场必定将以“大家居”概念引领潮流的市场

随着消费者审美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能力的改变,对家居企业的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强。“大家居” 概念逐渐成为家居行业的发展趋势,家居行业需要给消费者营造全套家居生活方式的解决方案,要建立差异化的家居品类组合,增强文化内涵,提升服务价值,输出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这将是未来家居产业的重要竞争点。在不远的将来,家居企业之间的界限将会越来越模糊,随着整个家居市场的不断优化,一个更加健康完善的家居产业将呈现在人们面前。

 


专题策划更多>>
  • 人民日报:北美枫情关于非授权经销商的公告

       人民日报发布 【详细】

  • 一点资讯:北美枫情关于非授权经销商的公告

       一点资讯发布 【详细】

  • 今日头条:北美枫情关于非授权经销商的公告

       今日头条发布 【详细】

  • 砺行致远,再续华章 | 2023云峰莫干山年度大事记

       岁序更迭,华章更新 回首2023,云峰莫干山 ... 【详细】

  • 浙江美格荣获2023年度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先进单位

       浙江美格机械从2003年就成为全国印刷标准化技... 【详细】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服务项目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品牌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