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1 m3气候箱法对4 908批次的饰面人造板及制品和2 830批次的未饰面人造板进行甲醛释放量测试,同时,对75批次的人造板及其制品进行了第7天、11天、13天、15天的甲醛释放量测试,结果表明,大多数样品甲醛释放量≤0.124 mg /m3,符合GB 18580—2025《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要求,饰面人造板整体甲醛释放等级处于较好水平,未饰面人造板达到E0级和ENF级的样品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多数样品在1 m3气候箱中经7天的释放后,基本达到稳定状态。
已有研究表明,人类约87%的时间在室内活动[1],这使得人们对日常起居的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愈发重视。其中,室内甲醛浓度更是备受关注。在室内装饰装修领域,人造板作为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装饰装修材料,其环保性能,尤其是甲醛释放量指标,已然成为行业与消费者关注的焦点[2]。
为有效控制人造板中的甲醛含量,世界各国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标准。我国也积极响应,出台了GB 18580—2025《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该标准为规范人造板甲醛释放量提供了基础依据。同时,GB/T 39600—2021《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释放量分级》进一步细化了分级标准,为市场监管和消费者选择提供了更清晰的指引。然而,仅明确甲醛释放限量标准还不够,深入探究人造板甲醛释放规律至关重要。研究人造板甲醛释放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有助于精准把握甲醛释放趋势,为合理控制装饰装修空间通风、有效降低室内甲醛浓度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本研究对2018—2024年度国家人造板与木竹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所检测的各类人造板及其制品的甲醛释放量进行测试、统计、分析,并研究不同类型样品甲醛释放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期对人造板产品质量检测和人造板产品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以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人造板、地板以及定制家居企业送检的4 908批次饰面人造板及其制品(以下简称饰面板)和2 830批次未饰面人造板(以下简称素板)为试验材料,饰面板包括各类软硬质饰面人造板、石木塑复合材、木塑复合材、表面装饰材、各类木质地板、木线条、木质门、木质墙板、装饰单板贴面人造板等经表面装饰的人造板及其制品;素板包括纤维板、刨花板、定向刨花板、集成材、重组装饰单板、胶合板、细木工板等未经表面装饰的人造板及其制品。每批次宽幅板材均按照GB/T 17657—2022《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中4.60要求进行锯制,试件尺寸为500 mm×500 mm×板厚,数量为2块;将长、宽小于所需尺寸的非宽幅板材(如地板)采用不影响测定结果的方法进行拼合,去掉其带榫舌的突出部分后再拼成尺寸为500 mm×500 mm的试件。
此外,单独选取了75批次的人造板及其制品作为试验材料,研究测试时间对甲醛释放量测试结果的影响。这75批次样品,包括16批次饰面胶合板、10批次饰面纤维板、10批次胶合板、12批次刨花板、8批次细木工板、10批次纤维板、5批次饰面刨花板、4批次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每批次样品均按照GB/T 17657—2022中4.60要求锯制尺寸为500 mm×500 mm×板厚的试件2块。
1.2 试验设备
试验用主要的仪器设备有XD-1/1JQ-A型1 m3气候箱,上海天辰现代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测量范围为温度15~60 ℃、±0.5 ℃,相对湿度25%~85%、±3%;TQC-1500Z型大气采样仪,江苏盐城天悦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流量范围0~3.0 L/min,稳定性≤±5%;723N型分光光度计,上海仪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波长范围325~1 000 nm,最大允差≤±1 nm;MP-13H型恒温循环水槽,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温度范围为5~100 ℃。
1.3 试验方法
根据GB/T 17657—2022中4.60气候箱法测试试件的甲醛释放量,试验温度设置为(23±0.5)℃,相对湿度(50±3)%,空气置换率(1.0±0.05)/h,试件承载率(1.0±0.02)m2/m3。其中,在不同测试时间试验时,所有75批次样品甲醛释放量分别在试件放入1 m3气候箱内的第7天、第11天、第13天、第15天进行测试,上、下午各取样1次,以上下午2次结果平均值为当日甲醛释放量结果。GB/T 17657—2022规定,在整个测试周期中的第2~5天,每天取样2次,取样间隔应超过3 h。若前3天达到稳定状态即可停止取样。当最后4次测定的甲醛浓度平均值与最大值或最小值之间的偏差值低于5 %或低于0.005 mg/m3,认为达到稳定状态,其中平均值c=(cn+ cn-1+ cn-2+ cn-3)/4,偏差值d=最大绝对值[(c-cn),(c-cn-1),(c-cn-2),(c-cn-3)],达到稳定状态即为d×100/c < 5%或d < 0.005 mg/m3。其中cn是最后一次浓度测定值,cn-1是倒数第二次浓度测定值,以此类推。
二、测试结果
2.1 甲醛释放量总体情况
4 908批次的饰面板和2 830批次的素板的甲醛释放量测试结果的统计情况。
饰面板和素板能够达到E1级的分别占比99%和93%,表明样品的甲醛释放量整体处于较好水平,即绝大多数样品可以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中E1级(≤0.124 mg/m3)要求。饰面板中达到GB/T 39600—2021中ENF级(≤0.025 mg/m3)的占比88%,达到E0级(≤0.050 mg/m3)的占比97%,达到E1级的占比99%,不合格仅占比1%;素板中能够达到ENF级占比44%,达到E0级占比63%,达到E1级占比93%,不合格占比7%。
不同年度检测的饰面板和素板样品数量及甲醛释放等级情况,见表2。样品的甲醛释放量达到各个等级比例见图1~3。结果表明:1)绝大多数饰面板样品可达到ENF级,整体甲醛释放量较低;2)绝大多数素板样品能够达到E1级;3)素板中甲醛释放量达到E0级和ENF级的样品占比自2019年后有逐年上升趋势,至2024年已分别占80%和59%;4)饰面板中甲醛释放量达到相应等级的样品比例要显著高于素板,这也说明饰面处理对于降低板材的甲醛释放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2.2 不同测试时间的甲醛释放量测试结果
75批次样品在第7、11、13、15天的甲醛释放量测试结果平均值、偏差值、偏差占平均值。
75批次样品的甲醛释放规律来看,第7、11、13、15天4次测试的甲醛释放量数据均符合稳定状态要求的有46个,占比61%。在剩余的29个样品中,有12个样品的甲醛释放量数据偏差值占平均值比例低于10%。总共有5个样品偏差值占平均值比例超过30%,原因是样品的甲醛释放量极低(ENF级)。
可以看出,多数板材在1 m3气候箱中经过了7天的释放之后,基本达到稳定状态,后续甲醛释放量波动较小。在1 m3气候箱温度、相对湿度、换气率相对稳定时,试件呈现相似的释放规律,即随着时间的推移甲醛释放量均先迅速达到最高值,然后逐渐降低,并在7天(168 h)左右趋于稳定[3-5]。
三、结论
采用1 m3气候箱法分别对国家人造板与木竹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4 908批次的饰面板和2 830批次的素板进行甲醛释放量测试,结果表明,样品的甲醛释放量较低,饰面板和素板样品中分别有99%和93%的样品达到E1级,88%的饰面板样品可达到ENF级。素板中甲醛释放量达到E0级和ENF级的样品占比逐年上升,至2024年已分别达80%和59%。
采用1 m3气候箱法对75批次的人造板及其制品分别测试第7、11、13、15天的甲醛释放量,多数样品在1m3气候箱中放置7天之后,甲醛释放量波动较小,释放基本达到稳定状态。
当家居消费从“功能需求”转向“情绪价值”,... 【详细】
当健康成为家居消费的核心诉求,莫干山植物源... 【详细】
云峰莫干山「30年30人」,致敬每一位同行者!... 【详细】
2025年7月22日,久盛地板有限公司在广州举办超... 【详细】
在刚刚公布的浙江省第二十五届“科技兴林奖”... 【详细】